花蓮在地作家展-「陳義芝─不安的居住」
記者陳品雯/報導
花蓮縣文化局訂於105年9月26日(一)上午10:30在圖書館2樓大廳舉辦「花蓮在地文學作家圖像系列特展-陳義芝」揭幕茶會,此次展出主題為「不安的居住」。展示地點除了文化局圖書館外,同時也在全縣13個鄉鎮市圖書館展出作家陳義芝的相關資料及著作,歡迎民眾一同前來共襄盛舉。
陳義芝1953年11月4日生於花蓮市重慶街(現在的重慶路)。父親籍貫四川,母親山東,因戰亂流離而成親。三歲時全家移居彰化。初中畢業後,考入臺中師專就讀,在當時的社會,就讀師專是家境清寒而學業成績優異的少年最好的選擇之一。 師專畢業,以公務人員高考及格分發至考試院任職,報到後三日即辭去,先至國民小學任教,同年插班入學臺灣師範大學,後受聘為中學教師。1982年進入聯合報工作,獻力於文學傳播,發掘創作人才,長達26年,與海內外華人文化圈有深而廣的接觸。
陳義芝年輕時期的詩溫文儒雅又充滿人間愛和泥土情,從傳統的抒情調子出發,表現出溫柔敦厚的風格。 中年之後詩風轉變為靈動,在題材開拓和意象處理上都令人驚異。他以身體、情欲為主題的不少詩篇,表現出現代人情感的幽微面,引起詩壇廣泛的注意。在《遙遠之歌》中,陳義芝曾表白:「寫詩如練劍,有其正道大法,一首詩如不能托出厚實的情懷、深刻的情境,那麼字詞、語法之矯造,主義、花招之賣弄,徒使人厭而已。」說的是詩法。現在讓我們思考詩心。「行到水窮處,坐看雲起時」是一種心,「人生有情淚霑臆,江水江花豈終極」又是另一種心。詩心,無非掌握生命中最難言的枝節,像是飄飛在時間中的光影,從中發現了一些什麼,並且精確地傳達出來。
本次圖像展現場除布置大型看板介紹陳義芝之外,包括陳義芝捐贈22本的著作及4套陳義芝與趨勢教育基金會合作的「經典文學劇場」光碟等,另外也提供文化局館藏的陳義芝作品供民眾閱覽,彌足珍貴,誠摯邀請民眾一同前來領略「陳義芝─不安的居住」詩文之美。
圖:作家陳義芝大看板。